<nav id="vtrby"></nav>
  1. <span id="vtrby"><p id="vtrby"></p></span>

    <span id="vtrby"></span>

      <rp id="vtrby"></rp>

      ● 熱門推薦

      “跨界生態童話”呈現的生態意識和生態意蘊

      2021-10-18 14:37:18   作者: 原文出處 : 中國教育報

      近年來,成人文學作家跨界創作兒童文學的現象令人矚目,成為當代文壇的一大景觀。在這批跨界兒童文學作品中,用童話體裁來反映生態內涵的作品格外引人關注,如張煒的“兔子作家”“海邊童話”等系列童話,馬原的《灣格花原》,徐則臣的《青云谷童話》等,都聚焦于當下的自然現狀和生態境況,呈現出鮮明的生態意識和豐富的生態意蘊。我們不妨把這批作品稱為“跨界生態童話”。

      三位知名成人作家不約而同跨界創作生態童話,這不是偶然的,而是源于兒童、童話與生態三者之間的必然聯系。一方面兒童與自然、與生態具備天然聯系,如同愛默生所說,“陽光僅能幫助成年人視物,卻能深入孩童的眼睛和心靈”。與成年人相比,兒童對大自然有著更純樸、更密切的情感,因此,以兒童本位為原則的兒童文學理應是反映人與自然關系的最原始、最直接的文本。另一方面,童話這一體裁在表達生態主題時具備天然優勢。童話因其想象、幻想和擬人的特點,在表現自然時更貼近生命的本質和原色,誠如兒童文學評論家方衛平所說:“童話表現自然生態意識的優勢在于,它的泛靈思維特征使作家的敘述得以自然地走入他者生命的意識和立場上,從而較為自如地完成相應的藝術表現。”在筆者看來,三位作家的跨界生態童話創作具有三個方面的重要價值。

      一是聚焦生態主題,闡發生態整體主義思想。張煒、馬原、徐則臣這三位作家在當代文壇上都取得過卓越的文學成就,在以往創作的成人文學作品中都不同程度地關注到生態危機問題。因此,他們的童話也延續了這一主題,聚焦反映“生態之痛”,著力回答“生命之問”,揚棄既往的生態敘事,展現了“生態整體主義”的生態文明思想。三位作家通過童話萬物人格化的獨特優勢,賦予童話角色以人類形形色色的性格特征,自覺地探求人類、動物、植物、自然、宇宙等一系列生命的本體意義,闡明了包括人類在內的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神圣、莊嚴的客觀存在。同時,他們也不斷反思在維護生態整體系統平衡的過程中人類應該具備的基本道德責任,力圖與自然建立一種新型的精神聯系。面對現代化進程對自然的掠奪與戕害,隱居于萬松浦書院的張煒憤慨“時代的誘惑趕走了鮮花”,擠擠歪歪的煙囪、工廠占領了原野;逃離都市的馬原披露“人類大范圍污染自身生命要素的行為”始于技術爆炸;身不由己在大城市徘徊的徐則臣形容進駐鄉村的挖掘機“像一把攻無不克的巨勺,一勺子夯下去,大地上就出現一個血淋淋的傷口”。盡管三位作家理解自然的角度和表現自然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從思想層面來看,他們對于生態問題的關注,體現了強烈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堅定的精神立場。他們的童話延伸了他們在成人文學創作時對生態困境與現實人生的深度思考,因而在探索人與自然的關系上比現有的大多數生態童話走得更遠,在建構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理想上,也呈現出比現有童話更為成熟和厚重的一面。

      二是突破生態文學困境,建構生態美學品格。重塑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生態文學表達的重要命題。此前,成人文學在生態書寫方面不斷遭遇思想和藝術上的雙重困境,比如有學者認為一些作家聚焦生態危機真相并尋求解決辦法,卻忽略對生態觀念的藝術轉化力,表現出模式化、概念化的藝術瑕疵,也有論者認為這些作品大多缺乏現實啟示和文化思考,顯現出思想上的單一。

      張煒、馬原、徐則臣三位作家跨界生態童話的藝術價值主要表現為:首先運用童話想象、幻想的特點,將成人文學中尖銳直白的批判話語轉化為內容豐富的故事情節,突破了成人文學在表達生態主題時受制于故事的“真實性”而導致的題材的同質化、情節的重復性、思想的趨同性等一系列難題,走出了以往成人生態文學“問題小說”式的表達模式;其次作家一改成人文學在生態書寫時一貫追求的沉重氛圍與苦難敘事,建構起一種詩意、輕盈但同樣意蘊深遠的美學品格;再其次試圖打破兒童文學與成人文學的邊界,他們的童話承接了其成人文學作品對社會現象的犀利透視、對人生百態的深度思考,既拓展了當代童話的題材內容,又深化了當代童話的思想內涵,進而搭建起童話世界與現實生活有效溝通的橋梁,極富現實感染力。

      三是發揮文學功能,開展生態價值啟蒙。在人類面臨生態危機時,文學應該如何反映生活、影響社會、關照未來?周易曰:“蒙以養正,圣功也。”其意是指教育要從娃娃抓起,對少年兒童開展正確的教育,以傳播正知、弘揚正見、涵養正道、培養正行。知名成人作家利用自己廣泛的影響力,開展生態童話創作,通過作品直接影響兒童讀者及家長,從而起到了影響社會的作用。目前,國內已有一大批作家創作了許多與生態相關的兒童文學作品,這些作品或反映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如對人與動植物,人與山川河流,人與風雨雷電,人與四時物候等的和諧關系的美好想象,以此激發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反映人與自然的惡劣關系,如人對生物與自然界的戕害、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對鄉村的吞噬等,表達作家對生態問題的控訴。它們從正反兩個方面對讀者進行生態啟蒙教育,已經成為國內兒童文學創作的新型樣態。與成人文學作品的受眾面越來越窄,影響力越來越弱相比,跨界生態童話的社會價值就在于拓展了文學的讀者對象,實現了生態文明建設這一宏大敘事與童話這一輕盈表達的統一。因此,從對兒童進行生態啟蒙的意義上來說,成人作家跨界童話創作的重要性無論如何評價都不過分。

      (作者系童話作家、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博士生)

      聯系我們:317 493 128@qq.com
      關于我們 | 法律聲明 | 會員 | 網站廣告 | 報刊廣告

      讀書快訊網 版權所有  

       

      Www.youjix
        <nav id="vtrby"></nav>
      1. <span id="vtrby"><p id="vtrby"></p></span>

        <span id="vtrby"></span>

          <rp id="vtrby"></rp>